
发布日期:2025-04-02 05:46 点击次数:132
北汽蓝谷近日发布公告称,公司于2025年2月14日召开十一届五次董事会,审议通过了《对于变更公司称号暨校正<公司限定>的议案》,并本旨将该议案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。公司拟将汉文称号由“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”变更为“北汽极狐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”。
北汽蓝谷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多年,正全力打造极狐和享界两大品牌,产物矩阵渐趋完善,品牌形象日益丰富。2024年,北汽蓝谷全年销量为113860辆,同比增长23.53%,增长势头彰着,其中极狐品牌算作上市公司主买卖务,成为销量增长的主要开端。
当今,北汽蓝谷处于计策升级关节期,为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汽车主业,强化品牌在阛阓中的辨识度与影响力,旨在以全新的企业形象,更好方单合公司昔时发展标的,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物与功绩,推动公司执续、肃穆、高效发展,驱散品牌价值的最大化。
多领域协同并进,推动极狐快速上量
客岁7月,新能源汽车阛阓占有率初次败坏50%,记号行业步入高质地发展新阶段。极狐紧随行业活动,在多领域协同发力,迎来了显耀飞跃。
产物方面,极狐客岁上新了阿尔法S5和考拉S两款新车型。阿尔法S5领有3.7s的零百加快和708km的超长续航,以比好意思轿跑的性能收货了弘大年青用户的深爱;考拉S则以10万级的价钱摄取宁德时期电板,还领有“零醛零苯”绿色座舱、电动侧滑门和比好意思商务车的后排空间,为全家出行增添了便利。
此外,极狐还针对阿尔法T5进行升级改款,在保执原有价钱不变的基础上新增HiFi级音响和座椅透风功能,搭载宁德时期5C神行超充电板,15分钟补能500km,进一步缓解纯电用户的补能躁急。
在产物性量上,极狐也取得多项荣誉。10月份,阿尔法T5在中汽中心举办的两项巨擘测试中,分裂荣获“超五星”和“全五星”的顶级认证,在CA-CAP测评中也荣获五星白金认证;阿尔法S5则荣获2024年“中国十佳车身”认证和“最好低碳奖”,在“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汽车质地排名榜”中也斩获了新能源中型轿车第别称。
营销和功绩是极狐上量的挫折驱动。在营销方面,极狐同央视西藏行等优秀栏目伸开勾通,打造看一系列出圈的营销事件;功绩方面,极狐的经销商数目在客岁增多了一倍,销售门店、功绩网及充电网驱散地级市全粉饰,为上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险。
得益于产物、营销、功绩等多维发力,极狐客岁的托付量达到了81017辆,同比增长169.91%,稳居纯电阛阓新势力TOP6。步入2025年,极狐大动作连续,通过品牌之夜、“双重兜底”政策以及贺岁微电影等一系列举措,得胜延续了年前的强盛势头,展现了品牌执续朝上的能源。
联袂华为永久计策勾通,将推出享界系列车型
哥要搞蝴蝶谷作念强主买卖务的同期,北汽蓝谷也充分期骗北汽数十余年积存的资源上风,与华为、宁德时期、麦格纳、小马智行等行业顶级供应商构成了强壮的“一又友圈”,联手在智能网联、三电技艺、整车制造等新能源车中枢领域引颈行业发展,并为用户带来更高品性的出行体验。
北汽是最早与华为伸开勾通的车企,亦然当今罕有与华为进行HI和智选双形状勾通的品牌,两个“精辟者”伙伴当先驱散了高阶智能驾驶从0到1的斥地,成为高阶智驾“先驱”。
跟着勾通的连续深入,两个品牌连续将各自的高端制造实力与智能科技进行深度会通,以求败坏镣铐,带来更好的产物。2024年,两边最新结晶“全景颖异旗舰轿车”享界S9问世,北汽以ALL IN的勇气,将最优秀的团队、最中枢的技艺倾注其中,打造出集团历史上最高水平的新能源车。
享界S9遴荐打入40万级豪华轿车主战场,直指行政级轿车这一BBA本地,作念传统豪华轿车的“破局者”。凭借优胜的外不雅缠绵、智驾功能、驾控体验等赢得阛阓和用户的等闲认同,已连多月稳居40万元以上纯电轿车销量榜首,执续引颈高端轿车的智能化转型。笃信跟着增程能源的加入,享界S9将对“56E”等传统豪华产物带来更大的冲击。
客岁在三亚鸿蒙智行会议后,北汽和华为对昔时赓续深度勾通充满但愿,并将通过推出更多享界系列的智能化产物,为用户提供更多好意思好出行活命的处置决议。
近期,北汽蓝谷近期发布的公告也炫耀,公司与华为深化勾通,将投资55.32亿元用于享界车型名目研发,涵盖3款享界车型,3款车型分三个阶段鼓舞,分裂处于产物坐褥熟谙阶段、工程配置阶段、工程配置阶段。
此外,智能驾驶层面,北汽蓝谷基于极狐阿尔法T5车型和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决议,勾通研发全无东谈主Robotaxi车型,在2025年完成并推出首批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车型,鼓舞北京市高等别自动驾驶示范脱手,并面向国内阛阓实施。证明国度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旅途,两边将推动落实L4车型量产公告认证,并权术围绕更多昔时车型开展勾通。
2025年,跟着新产物执续久了,产业链勾通进一步深化,再加上营销、功绩等中枢能力的进步,北汽蓝谷将赓续保推行业竞争上风sex5.,驱散更大的销量增长。(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)